五月五,为啥要吃五黄
蒙一堂说健康 明天是农历五月初五--端午节,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,端午节这天有吃粽子,艾叶菖蒲,涂雄黄酒,喝五加酒,挂香囊等这些习俗,其中隐含着哪些养生窍门呢?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。 中医理论认为,农历的五月初五,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,而中午,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,可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,抑制霉运、提升自己的精力。所以说,吃“五黄”的目的是驱邪毒、求吉祥。 而“五黄”是指黄鱼、黄瓜、黄鳝、咸蛋黄、雄黄酒这五种应节食品。 黄鱼性味:平、甘。 归经:入胃、肾经。 功能主治:开胃益气,暖中填精。 清明至谷雨是小黄鱼的主要汛期,端阳节前后则是大黄鱼的主要汛期,此时的黄鱼身体肥美,鳞色金黄,发育达到顶点,最具食用价值。 端午节前后是黄鱼的产卵期,此时的黄鱼体内积累了很多脂肪和营养成分,谷氨基酸含量的增加使鱼肉鲜美香甜。 新鲜的鱼肉中蛋白质以及钙、磷、铁、碘等无机盐含量都很高,加之使鱼肉组织柔软,易于吸收。 吃得更健康家常炖黄鱼:姜、蒜切片后,和鱼一起油煎,至表皮紧缩发挺,放入料酒、酱油、糖和水炖煮10分钟,放入调味料和葱段,起锅盛入汤碗即可。 禁忌:过敏体质的人应慎食。急慢性皮肤病患者、支气管哮喘,癌症,淋巴结核,红斑狼疮,肾炎,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忌食。黄鱼不能和牛油一起吃,会加重肠胃负担。黄鱼是发物,过量食用会上火。 黄瓜性味:甘、凉。 归经:入脾、胃、大肠经。 功能主治:除热,利水,解毒。治烦渴,咽喉肿痛,火眼,汤火伤。 夏季,最受欢迎的必然是瓜果蔬菜,而又能当菜也能当水果的黄瓜是仲夏里,老少皆宜的消暑利器。 另外,黄瓜清热解毒的功效也和端午节驱邪毒的主题不谋而合。所以,它当仁不让成了“五黄之一”。 吃得更健康减脂黄瓜凉拌菜:胡萝卜去皮切成丝,绿豆芽摘去头尾部,黄瓜切成丝。所有材料焯水一分钟后捞起冲凉水。再放入芝麻、盐、香油、生抽、米醋搅拌均匀即可。 禁忌:脾胃虚寒者的人慎吃,有腹泻症状的人不能吃。 黄鳝性味:甘、温。 归经:入肝、脾、肾经。 功能主治:补中益气、养血固脱、温阳益脾、强精止血、滋补肝肾、祛风通络等功效。 这个时节的黄鳝,因为经过一个冬天的蓄养和春天的复苏,再加上天气转暖,其食源丰富,所以肉质细嫩,体壮肥美,非常适合滋补身体。 尤其是对于孩子和老人来说,是物廉价美的滋补品。 吃得更健康黄芪鳝鱼羹:黄鳝g,切丝;黄芪30g,纱布包。一起加水煮熟。取出药包,加食盐、生姜调味服食。 黄芪为补气药,与黄鳝同用,药食并举,补气益血效果显著,用于气血不足,体倦无力等。 禁忌:鳝鱼动风,有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;有痼疾宿病者,如支气管哮喘、淋巴结核、癌症、红斑性狼疮等应谨慎食用;另凡病属虚热,或热证初愈,痢疾,腹胀属实者不宜食用。 咸蛋黄性味:甘、咸、凉。 归经:入脾、肺。 功能主治:养阴清肺、补心止热、大补虚劳。 中医认为,鸭蛋有大补虚劳、滋阴养血、润肺美肤的功效。但鸭蛋腥气较重,故用盐腌制后,可减少腥味。 而且夏天人体容易出汗,咸蛋黄还可补充人体缺失的盐分,具有一定的防暑、开胃的作用。 吃得更健康:水煮或隔水蒸。 禁忌:不宜吃得过多,每天1个即可。 鸭蛋性偏凉,脾阳不足、寒湿下荆者不宜食用。 雄黄酒雄黄 性味:辛,温;有毒。 归经:入肝、大肠经。 功能主治:解毒杀虫,燥湿祛痰,截疟。用于痈肿疔疮,蛇虫咬伤,虫积腹痛,惊痫,疟疾。 黄酒 性味:苦、辛、温, 归经:入肝、胆经。 功能主治:行经络而通痹塞,温血脉而散凝瘀,善解凝郁,最益肝胆。 民间认为,五月是“五毒”(蝎、蛇、蜈蚣、蜘蛛、蟾蜍)出没之时,人们要用各种方法加以预防五毒之害。 古时候,人们认为雄黄是解毒剂,是驱鬼和杀虫的最有效的方法,因此人们在端午节期间都要喝些雄黄酒。 现在,雄黄酒因带有毒性而用黄酒代替。用糯米酿成的黄酒一般酒精度数不高,在中医里可作药引,平时有服用药物的人群可以少量喝一些黄酒,能够起到活血发散的功效。 另外,黄梅季节来临,湿气加重,平时少量的黄酒还能温经通络,祛除体内湿气,预防感冒。 吃得更健康:健脑活血饮:核桃仁9个,白糖50克,黄酒50克。将核桃仁碾碎,加入白糖、黄酒和一碗水,用微火煎煮15分钟即成。 常食可治疗失眠、头痛、腰痛、健忘等神经衰弱症。 禁忌:儿童、肝病患者、慢性胃炎患者、泌尿系结石患者等不可以饮用酒的人群不宜饮用。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,在我们的儿童白癜风怎么治中科白殿疯医院怎么样 |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hetaorena.com/htrjj/5124.html
- 上一篇文章: 36味海马补肾丸君药驴肾狗肾
- 下一篇文章: 韭菜炒核桃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