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,北京文玩市场流行“赌青皮”,刚下树还没去掉皮的核桃也要千元起步。东方IC供图

撰文|耿诺

最近这段时间,40岁的市民黄先生特别怕带自家老爷子去十里河。“他收的那点儿手串,都已经降成柴火价了。我怕老爷子去了一打听,受不了。”

近几年来,黄老爷子痴迷各种文玩手把件儿,前后花了得有10万多元。但随着眼下文玩核桃退烧、椰壳退烧、金丝楠退烧,黄老爷子也成了为游资炒作买单的千万人之一。

先疯涨,再退烧,一波接一波的炒作手法,与多年前普洱、黄龙玉的行情转换如出一辙,文玩市场也在反复折腾中陷入冷清。

看不懂

椰壳串曾炒到上万元

要说文玩市场哪儿最出名,潘家园、十里河是数一数二的。记者近日走访发现,不仅仅是核桃、崖柏,曾经一度火热甚至能炒到上万元的椰壳,也下市了。

所谓椰壳,真是椰子的壳。从年年底开始,翡翠、琥珀、青金、南红等宝石和半宝石开始涨价,椰壳这种原本是配链装饰物的小零碎儿,居然也涨起来了。

在西单大厦里专门给挂件穿绳儿的老张已经干了快10年,现在想起来,他都没弄懂椰壳怎么就火了:“就是有人把椰壳磨成小算盘珠。开始有人说6毫米以上的很难找,后来都能做到将近1厘米的尺寸;开始只是当配珠,盘出来又黑又亮的好看,后来就有人专门戴一串、颗的。”

这种如今已经没人要的货,曾经卖到过数千元一串,所谓“极品”甚至叫价上万元。老张以为记者要买,摇了摇头,“你别买了,市场上已经没人要了。”

老张的柜台里,如今大多是青金、松石、玛瑙,也有些金属隔珠。一年半以前,他曾经在最显眼处像陈列珍珠项链般陈列着椰壳串,而现在,当时剩的尾货都不知被扔在了哪个角落。

“这几年炒起来的东西,越来越短命。”低头给一颗珊瑚珠穿绳的他嘟囔了一句。

从年到年,普洱茶基本走了一套完整的“涨价—跌价”流程。而文玩核桃这一波行情公认的时间段是年到年。崖柏的行情再次缩短,周期为年3月到年年底。而椰壳热炒再跌价的周期甚至不到一年。

愈发短暂的涨跌周期,显露出游资和热钱的操作痕迹。

梦成空

坐地赚钱没那么容易

很多人都记得,前些年有一部电影叫《疯狂的石头》。在文玩、收藏圈里,疯狂的可不仅仅是石头。

一些本不稀缺、但是此前很少出现在文玩市场上的木头,也像被传染了“疯病”一般。有人花高价买,有人高价卖,还有人囤积一堆坐等升值,更有些疯狂的人,开始了“包树”、“包山”和“包矿”。但作为炒作的中段环节,多数人杀入的时机,已经注定要梦碎。

43岁的童女士,曾经是花了6位数“包树”。

“当时核桃才开始值钱……”从来不吃核桃、此前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文玩杂项的童女士原来是养狗的。直到年,有人带她去平谷“包了一棵树”。

当时,很多刚接触文玩核桃的人,都陷入了对“四座楼”的疯狂。四座楼狮子头的核桃品种,最早的由来是平谷地名“四座楼”,这里产出的一对儿大果要卖到“大五”,也就是6万元到9万元之间。4个好核桃就能赚回包树的钱,这让童女士觉得“包树”这事儿比养狗划算得多。

时隔5年,昨天记者再次联系到童女士,她又回归了养狗的老本行。如今,北京多家文玩店铺,原来开价数万元的核桃以元的价格甩卖也没什么人问津。

“刚两年就不行了。市场上造假的太多,嫁接老核桃树的也太多。”入了行她才知道,原来炒文玩跟炒股没两样。“今儿听着这个涨,明儿听着那个涨,自己手里的哪个也不涨。”包树第一年,童女士就亏了本。而带她入行的人,除了不再碰核桃以外,还在星月菩提上狠狠栽了一个跟头,大量囤积的星月菩提售价直接砍掉个0,也卖不掉多少。

拔苗助长

炒作一次毁掉20年行情

从普洱到南红,从小叶紫檀到金丝楠,从崖柏到星月菩提……完整的炒作链条,已经不止一次重复显现。

祖籍浙江的商人秦先生尝到过黄龙玉大涨的甜头儿。他向记者描述了通行的炒作模式——先大量囤货,然后放出涨价收购的消息引发市场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
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方法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hetaorena.com/htrzz/3491.html